市面上羽球拍有這麼多種!
要怎麼選?
是看球拍重量,還是順不順手?
羅恩提供6大步驟,教你簡單挑選屬於自己的拍子。
首先依照入門程度推薦球拍給你
推薦給初心者,也較便宜的球拍
KAWASAKI-KBC1000 碳中管一體成型超輕拍
- 材質:高級鋁合金
- 中管硬度:全碳纖維
- 長度:665+/-1mm
- 重量:98+/-2g(含穿線)
- 穿線磅數:18-20 lbs
KAWASAKI-川崎羽球拍 2000 KBD529

- 一支= 球拍x1.Kawasaki高級背袋x1
- 單支裝 標準級 全碳纖維羽拍
- 重量不含線約 82克 平衡點300mm
YONEX B4000 – CLR 標準型 紅黑

- 拍身重量:UG4 (97±2克)、長66cm
- 穿線建議:U 16-20 lbs
- 材質:鋁合金、精煉鋼
推薦給中階玩家
VICTOR 勝利 羽球拍 THRUSTER K 突擊 星鑽藍 TK-15B

- 中管材質: 高剛性碳纖維 + 奈米樹脂 + 6.8 SHAFT
- 拍框材質: 高剛性碳纖維+核甲膠囊
- 穿線磅數:4U≤ 27 lbs, 5U≤ 25 lbs
- 球拍重量 / 握柄尺寸: 4U/G5,5U/G5
- 拍身長度: 675mm
KAWASAKI-Super Power 2280 碳纖維超輕羽球拍
- 已穿線
- 穿線磅數:22-28 lbs
- 平衡點:290+/-5mm(空拍)
- 重量:82+/-2g(空拍)
- 長度:675+/-1mm
- 中館硬度:柔軟適中7.0SHAFT
Yonex YY VT-8DGSL羽球拍

- 材質:
- 拍框材質: H.M. Graphite / ULTRA HMG / Tungsten
- 中管材質: H.M. Graphite
- 重量/握柄尺寸:3U (Ave.88g) G5
- 穿線磅數:3U 24-35lbs
- 是否已穿線:否
推薦給高階玩家專用
VICTOR 勝利 HYPERNANO X 800LTD-P 全面進攻型
- 拍框材質:超高剛性碳纖維 + 高強韌奈米碳素纖維 + 強芯填充技術
- 中管材質:超高剛性碳纖維 + PYROFIL by Mitsubishi + 6.8 shaft
- 穿線磅數:3U:≦28Lbs, 4U:≦27Lbs
- 種類:攻擊拍
- 硬度:偏硬
- 平衡點:6 (Head Heavy Balance)
Kawasaki-川崎羽毛球拍 KBD–883
- 比賽級高強度碳纖維(奈米材料)羽拍單支入
- (附贈多支入Kawasaki高級背袋)
- 重量(不含線) 85~89g 平衡點 390+/-5
YY YONEX VT-50ETN 進攻型羽球拍 (空拍)贈握把皮 原廠拍袋
- FLEX(軟硬度): Stiff 硬
- FRAME(拍框): H.M. Graphite 高強度碳纖維, Sound Filter, Tungsten
- SHAFT(中管材質): H.M. Graphite 高強度碳纖維
- LENGTH(尺寸): 10mm Long
- WEIGHT/GRIP SIZE(重量): 4U (Ave.83g) G5
- SYRINGING ADVICE(建議磅數): 4U 19-26 lbs
YONEX-ASTROX

- 彈性:EXTRA STIFF
- 拍框:HM Graphite / Namd / Tungsten / Black Micro Core / Nanometric
- 中管:HM Graphite / Namd
- 長度:10mm longer
- 拍重/握把尺:4U(Ave.83g) G5 , 3U(Ave.88g) G5
- 建議穿線磅數:4U 20-28lbs, 3U 21-29lbs
- 顏色:Dark Navy (554)
- 品號:AX100ZZYX
跟著6大步驟找出屬於你的球拍
先認清你是屬於哪一型?
●首先,如果你是初心者
可以先購買輕巧型的便宜球拍來試試自己打球時喜歡什麼風格,而且通常便宜的球拍大多為鋁製或鋁合金制的,價格便宜,如果不小心敲擊到地面、牆壁或硬物也不容易損壞,就算損傷也不會心痛。
●接著你可以改變風格為 ─>攻擊型
通常這類的球拍磅數都會比較高,因為球拍重量較高,揮打出來的球速就會越快。
但缺點就是比一般的球拍更需要手臂肌肉的力量,也較難做出細微的力道變化,這類球拍需要先鍛鍊手臂才比較能夠駕馭的起來。
●或是你可以轉變為 ─>精控型
這類的球拍,兼具攻擊型與輕巧型兩種球拍的特性,可以應付多種打球風格,並且精準控制拍子。
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此類的拍子,由於好控制又可以打出多樣風格,但此種球拍的技巧是要花很長時間慢慢地練出來的。
選擇重量
這邊要先說明球拍的重量規格是以U來表示
U 是代表以100克為基準,表示羽球拍在未穿線時的淨重。
因此,每多一個 U 代表重量遞減5克,即:
- U:95-99克以上 >>適合攻擊型
- 2U:約90克-95克 >>適合攻擊型
- 3U:約85克-90克 >>適合精控型
- 4U:約80克-85克 >>適合初心者、 精控型
- 5U:約75克-80克 >>適合初心者、小孩
通常肌肉壯碩玩家適合U、2U,精控型或初學者玩家則比較適合3U~5U
球拍形狀與甜區
拍面形狀:一般分為三種,蛋頭、小平頭、中平頭
甜區:就是球拍面的最佳擊球區
當擊球點在甜區時能夠帶給你足夠的擊球威力、控球性。
甜區的區域大小 中平頭>小平頭>蛋頭
但不是區域越大就越好,區域越大代表揮拍時空氣阻力越大,所以建議先買便宜的各種大小球框來試試看,才會知道自己適合哪種框型。

中桿的軟硬度
中桿指的是羽球拍中間細細的桿子
若中桿偏硬,則擊球時能傳遞力量給球的時間就越短,球速較快,所以比較適合力量型的使用者
若中管較軟的在擊球過程易彎曲,產生更大反彈力量,就會較適合講求靈活控制度的使用者。
簡單來說可以分為
- 軟桿 >> 初學者、精控型
- 硬桿 >> 進階者、攻擊型
網線的磅數
「磅數」是用來代表網線的軟硬度,磅數若越高則網線綁的越緊,拍面的硬度也越高。
一開始的初學者建議可以先從先使用比較軟的球拍面19~21磅開始,因為較軟的球面可以有較多的回彈力幫助擊發羽球,之後再慢慢找出自己的習慣來慢慢做增減。

握柄尺寸
目前多以G來代表握把尺寸,G值越大握把愈細,根據Yonex公布的數據來看,每個型號周長的差距約在3mm左右,大致可分為
- G1=93mm
- G2=90mm
- G3=87mm
- G4=84mm
- G5=81mm
- G6=78mm
一般建議初心者可以先從 G4~G6這個範圍先試試看拿著球拍時,順不順手。
握把較細的球拍,比較能夠精準控制,並輕鬆切換正反拍,但揮拍的力量就稍微小一些,適合精控型。
相反的,握把較粗的球拍因手掌接觸面積大,揮拍時力量傳送就會比較明顯,所以會適合攻擊型。
但這也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,像是打球風格、性別、年齡等
若是找不到剛剛好的球拍,也可以試試看先選擇較細的握把後,再自行纏繞握把布調整尺寸。
挑選羽球拍時,就參考以上六點,基本上就差不多可以從茫茫的羽球拍海中找出適合你的球拍了!
※貼心提醒
在購買時,一定要向買家問清楚細節喔,像有沒有穿線、有沒有含羽毛球之類的。
如果對文章內容有任何問題或是想要一起分享知識的朋友,歡迎在底下留言。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
★若有什麼疑問想詢問或是想合作的歡迎寄信至 ron@ronfunsports.com ★
Ron 羅恩瘋運動
最喜歡的球拍類型是Yonex的,有好幾隻重的輕的都有,最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
沒錯!! 拿得順手超重要的!
謝謝版主的分享,對羽毛球拍的選擇更清楚了!
謝謝你的閱讀,希望你能夠找到適合你的羽球拍!
不知道版主有沒有聽過BOSEN這個牌子的羽毛球拍,我拿去穿線的時候,老闆跟我說這個還不錯!打起來也還算蠻可以的,我個人是綁到27磅而已~
你說的是GOSEN嗎? BOSEN我真的沒有聽過XD
GOSEN 的話,其實也是很厲害的,不過因為品牌行銷問題,導致他們家的產品在台灣不是很多人知道
所以我在這邊 提出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。
可惡煩ㄟ 因大學最近要上羽球課
所以前陣子 隨便買了一隻
早知道看完這篇再買的
哈哈哈 沒關係!
還有機會買下一隻的!
一支羽球拍學問那麼多
之前都隨便拿一支打
都打輸
哈
哈哈哈 跟我一樣,我也是後來慢慢有研究
才比較厲害一點 XD
這篇好有用喔,我正好可以看怎麼幫我兒子選羽球拍,太感謝了~
哈哈 感謝你的閱讀,希望你的兒子可以玩得很盡興
我是Kawasaki 的愛用者,在大學羽球課,就開始使用這品牌的羽球拍了。
這篇我超愛!我有常在打羽球喔
謝謝你
打羽球真的開心